2022年12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暨第七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通过网络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我校法学院院长张雅萍教授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法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比赛,提交大会的参赛作品达160份。我校学子在本科生组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3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和8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第十四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法学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财经类院校)主办,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余所财经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校内外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网络论坛,线上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达近5000人。论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出的重要报告精神,在总结各财经类院校培养法学人才的成功经验,坚持发挥法学院校作为教育法治人才第一阵地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财经类院校新时代法学教育升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我校法学院院长张雅萍教授在论坛上做了“落实立德树人 打造法学专业思政示范团队”的主题发言,从“时代之需、历史重任,立德树人、思政为先,通力合作、德法兼修,特色理念、模式创新”四个层面介绍了我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分享了梯队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及联动机制下的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本次论坛还完成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法学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财经类院校)的换届选举,我校法学院院长张雅萍教授当选委员。
第七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司法实践与司法改革进程,特别是注重法律职业技能的适应性训练,大力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水平。本次大赛面向全国财经类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涉及民法、刑法两个方向。我校法学院院长张雅萍教授主持了“分论坛一:民法案例探讨”,我校法学院本科生方銮纯在“分论坛二:刑法案例探讨”以“翁茂军抢劫案案例分析”为主题进行了发言,总结了本案涉及的三个重要问题即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认定、法定加重情形对量刑幅度的影响及如何准确量刑,特别是多个量刑情节存在适用冲突时如何把握。通过分析共同犯罪中主犯的成立条件认定被告人翁茂军系主犯,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认罪认罚和坦白从宽的适用标准,实现罪刑均衡,罚当其罪。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法学院师生积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暨第七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推进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法学教育中,使学生深刻领会掌握并自觉运用实施,提升了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附:第七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广东金融学院)
(本科民法组)
获奖情况 |
姓名 |
论文题目 |
一等奖 |
叶抒蕾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贾星雨等 健康权纠纷案例分析 |
二等奖 |
于鑫淼 |
公司股权无偿转让适用代位权救济的困境与突破—— 以“黑河鑫 瑞达典当公司代位权纠纷案”为样本 |
洪泽毫 |
贾星雨诉弹能公司与平安财保公司案案例分析 |
许秋华 |
债权人代位权构成的认定——黑河鑫瑞达典当有限责任公司、谭 永刚等债权人代位权纠纷案例分析 |
莫铭荟 |
论责任保险第三人是否享有直接请求权—— 以贾星雨健康权纠纷 案为例 |
三等奖 |
李思颖 |
公众责任保险案件中常见争议焦点的分析—— 以平安财保、贾星雨等健 康权纠纷一案为分析对象 |
张英鹏 |
贾星雨健康权纠纷案例分析 |
(本科刑法组)
获奖情况 |
姓名 |
论文题目 |
一等奖 |
谢欣倪 |
刘佳盗窃案案例分析 |
陈泰源 |
刘佳盗窃案案例分析报告 |
二等奖 |
王俊 |
在线支付盗刷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其刑法救济刍议--以一则花呗失窃案为例 |
黄蔚 |
刘佳盗窃案案例分析 |
李雅诗 |
王某 1、王某 2、钟某等故意杀人案案例分析 |
肖丹桦 |
王某 1、王某 2、钟某等故意杀人案案例分析 |
杨晓彤 |
王某 1、王某 2、钟某等故意杀人案案例分析 |
方銮纯 |
翁茂军抢劫案案例分析 |
三等奖 |
胡明兴 |
王某 1、王某 2、钟某等故意杀人案案例分析 |
廖洁 |
张正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案例分析 |
王嘉琦 |
翁茂军抢劫案案例分析 |
许凯锋 |
王某 1、王某 2、钟某等故意杀人案案例分析 |
李佳瑜 |
张正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分析 |
陈沐芙 |
张正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案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