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李仲平,女,教授,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在《法学家》《法商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行政管理》《国际经济评论》《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编《国际法学》《国际贸易研究》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CPTPP国有企业补贴规则与中国国有知识产权归属改革研究》(22BFX096),主持省级课题多项,以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SCM协定补贴实体规则研究》(人民出版社)。获中国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及广东省法学会等各类奖项十余项。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与法律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反补贴中“一般基础设施”的法律判断标准探析》,《法学家》2015年第6期。
2.《中国农产品价格补贴的法律风险与应对——“美国利益优先”背景下的考察》,《法商研究》2018年第5期。
3.《“美国对华铜版纸案”述评——基于反补贴申诉的考察》,《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载两个版面以上;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刊资料中心编《国际法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4.《国家扶贫战略转向视域下中国恢复落后地区补贴的策略》,《中国软科学》,2023年第6期。
5.《知识产权私有化与不可诉研发补贴规则——基于美国〈拜杜法案〉补贴争端的思考》,《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4期。
6.《美国<拜杜法案>的补贴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10期。
7.《欧盟实践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合规补贴网络基础设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7期。
8.《WTO<反补贴协议>框架下“不成比例”之事实专向性——“中国式”产能过剩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国际经济法学刊》,2019年第4期。
9.《中国专利申请资助政策的反补贴风险及防范——基于美国“镜像对等”诉控的视角》,《中国科技论坛》2020年第5期。
10.《原则与例外的统一:“一般基础设施”判断的欧盟实践及中国启示》,《财贸研究》2017年第9期。
11.《欧盟反补贴中“一般”基础设施的判断逻辑》,《国际经济法学刊》2015年第3期。
12.《“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基础设施的法律风险与对策——基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5期。
13.《补贴事实专向性之“不成比例”判断标准探析》,《北方法学》2017年第4期。
14.《上游补贴利益传递:经济学分析与法律规制——基于价格弹性理论的视角》,《国际商务研究》2017年第5期。
15.《美国上游补贴规则视域中的利益传递——在法律规范与自由裁量之间》,《国际经济法学刊》2012年第1期。
16.《中国跨境建设基础设施的上游补贴风险及规制》,《江淮论坛》2016年第4期。
17.《模糊与澄清:上游补贴利益传递分析的法律依据探析——以GATT/WTO裁决为样本》,《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1期。
18.《合作抑或惩罚:WTO可得事实规则的本源追问——基于反补贴调查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1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刊资料中心编《国际贸易研究》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SCM协定补贴实体规则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
20.《反补贴“一般基础设施”判断标准探析》,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15年。
21.《欧盟实践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合规补贴网络基础设施的启示》,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0年。
22.《广东农业供给侧改革价格补贴问题研究》,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一等奖,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2018年。
23.《美国上游补贴规则视域中的利益传递——在法律规范与自由裁量之间》,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4年。
24.《欧盟规制网络产业的规则演变及中国的启示——在公共干预与市场竞争之间》,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三等奖,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16年。
(三)主持的项目
《CPTPP国有企业补贴规则与中国国有知识产权归属改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2年。
2.《粤港澳大湾区合规补贴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2020年。
3.《“一带一路”战略下广州市对外投资基础设施的反补贴风险与对策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年。
4.《“网络强国”战略下广东省网络产业补贴政策变革之深化研究》,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类项目,2017年。
5.《新时代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反补贴风险与防范》,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2018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国际经济法》《经济法》
(二)教学论文、教材
1.《国际经济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参编。
(三)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1.《美国<拜杜法>的补贴困境与广东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22年。
2.《全球治理变革下国际法学课程群创新与实践教学团队》,广东金融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9年。
3.《国际法学教研室》,广东金融学院课程教研室建设项目,2021年。
四、指导学生
1.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WTO农产品关税配额制度变革的中国方案研究》,广东金融学院国家级,2018年。
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研究》,广东金融学院国家级,2023年。
3.指导学生撰写《公司股权无偿转让适用代位权救济的困境与突破————以“黑河鑫瑞达典当公司代位权纠纷案”为样本》一文,在2022年第十四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暨第七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4.指导学生撰写《数字贸易全球治理困境及中国的破解之策》一文,获得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大会优秀青年论文评选三等奖。
5.指导学生撰写《“网课爆破”平台侵权责任的界定与承担》一文,获得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大会优秀青年论文评选三等奖。
6.荣获2022年第十四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暨第七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五、招生方向
(一)国际经济与法律:国际贸易与法律,国际投资与法律,国际金融与法律,国际税收与法律,国际争议解决
(二)职业前景:政府部门,国际争端解决机构、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以及公司
六、招生要求
1.对国际经济与法律有一定的兴趣。
2.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与素养。
3.外语阅读能力较强。
七、联系方式
邮箱:lizhongping1215@163.com
办公电话:020-372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