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一、基本情况
姓名:范斯义;性别;男;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院校与专业:中山大学;所在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职称/职务: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党的法治思想、法治教育等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著作
(1)参编:《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1)》《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2)》《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参编:《治理与和谐》南方日报出版社,2019年12月。
2.论文
(1)《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广东范式》,《科技管理研究》,2024年11月;
(2)《国外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举措及经验》,《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
(3)《科技创新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及实践路径》,《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7月;
(4)《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11月;
(5)《移动网络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才智》,2018年2月;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论析》,《北大荒文化》,2023年11月;
(7)《城乡融合发展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环球市场》,2021年9月;
(8)《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智库时代》,2017年10月;
(9)《关于高校党委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考》,《管理学家》,2020年7月;
(三)获奖情况:
2014年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4年获评“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
2015年被授予“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6年获广东省高校“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综合竞赛,三等奖;
2016年获广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三等奖;
2018获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五);
2019获得第七届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2019年获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优秀奖;
2019年获评工会积极分子;
2021年获评“勤工助学先进工作者”;
2021年获岭南学术论坛学术论文评比一等奖;
2022年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
(四)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2023年,指导学生社团获广东省教育厅高校社团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1年,指导学生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14年,指导学生获广东省第九届“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
(五)科研项目:
1.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利益观研究(GD20CXY06)》(2020-2023)
2.主持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20年党建研究课题《全面提升“头雁工程”质量研究(2020BK100)》(2020-2022)
3.主持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广东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2017SZY038)》(2017-2019)
4.主持广东省党建研究会2020年度课题《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的经验研究》(2020-2022)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1.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金融文化专题;
2.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二)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主持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6-392)》。
(三)开发的研究生教学案例
四维五融:研究生思政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2025 年,第一作者。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1.兼任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开展金融文化研究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2.广州市事业单位干部培训名师宣讲团成员,开展党史党建宣讲。
五、招生方向
法律硕士(非法学)类别,方向为党的法治思想、法治教育等。专业方向符合社会需要,职业前景良好。
六、招生要求
(一)治学方面:需具备严谨求真态度,杜绝学术不端,能自主查阅文献、深度思考;学术型侧重理论创新潜力,专业型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理科重实验数据素养,文科重文献逻辑建构。
(二)纪律方面:严守学术红线,规范引用、不造假;遵守培养方案,按时完成课程与研究任务。
(三)兴趣爱好方面:需与研究方向一致,能转化为研究动力,具备外语等辅助专业的技能型兴趣更优,避免兴趣与专业脱节。
(四)职业规划方面:学术型需明确学术深造或相关岗位路径,积累科研经历;专业型要聚焦行业需求,积累实习经验、考取相关证书,规划需清晰可行。
七、联系方式
邮箱:30-033@gduf.edu.cn
办公电话:020-37216605